1、人体增強心血管的饭后機能
經常散步可以調節整個血液循環係統和呼吸係統的功能,防止肌肉萎縮,保持關節的靈活性。人在散步時下肢要支持體重,使小腿、大腿和臀部肌肉及骨骼都能得到鍛煉,同時身體向前位移,需參加活動的下肢肌肉群和身體其他部位協調配合,心髒則必然要加強收縮,加大心髒的血液輸出量,從而對心髒是一個很好的鍛煉。例如,以每分鍾80米的速度散步,一般每分鍾心率可達100次。
2、提高機體代謝率
中老年人以每分鍾50米的速度散步,代謝率提高48%。如果每天步行1小時,走4000米~5000米,要消耗大約300千卡的熱量。
3、有助於消除疲勞
輕快的步行可以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,是治療情緒緊張的一副理想的“解毒劑”。由於散步時全身血液循環加快,使腦血流量增加,神經細胞的營養得到改善,可以幫助精神和心理緊張的人放鬆,對消除疲勞、保養身體以及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都是有幫助的。
飯後散步對人體的好處有哪些?飯後散步可以消除人體的疲勞感,並且能夠緩解精神方麵的壓力,可以提高機體的代謝率,並且能有效消除身體的疲勞感,可以增強心血管的機能,飯後散步對身體好處非常多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能夠增加腦血液流量,並且能夠改善神經細胞的營養狀況。
老年散步
散步使全身各係統功能更為協調,散步更適合中老年人。
健康是最大的財富;散步能增強體質,平衡心態,防治疾病;適合老年人的N種散步法;散步配合醫療體操、內功、足浴等輔助法,效果更為理想。
散步是一項最常見的體育運動,既安全又易行。但是散步也有講究。下麵介紹幾種適合不同老年人的散步法。
普通散步法
速度以每分鍾60~90步為宜,每次20-30分鍾。適合患冠心病、高血壓、腦出血後遺症、呼吸係統疾病的老年人。
逍遙散步法
老年人飯後緩步徐行,每次5~10分鍾,可舒通筋骨、平血氣,有益於調節情緒、醒腦養神、增強記憶力、將建體格、延年益壽。
快速散步法
散步時昂首挺胸、闊步向前,每分鍾走90~120步,每次30~40分鍾。適合慢性關節炎、胃腸道疾病恢複期的老年患者。
定量散步法
即按照特定的線路、速度和時間,走完規定的路程。散步時,以平坦路麵和爬坡攀高交替進行,做到快慢結合。對鍛煉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處。
擺臂散步法
散步時,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,每分鍾60~90步。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,防治肩周炎、肺氣腫、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。
摩腹散步法
散步時,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,每走一步按摩一周,正反方向交替進行。每分鍾40~60步,每次5~10分鍾。適合患慢性胃腸疾病、腎病的老年人。
倒退散步法
散步時雙手叉腰,兩膝挺直。先向後退、再向前走各100步,如此反複多遍,以不覺疲勞為宜。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、胃腸功能紊亂等症。
(作者:新聞中心)